社会观察:部分中小学生沉迷烟卡家长该如何应

admin 2024-10-20 00:36 新闻资讯

  在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路边的一处花园里,一位刚放学的小学三年级同学兴冲冲地向记者演示起烟卡的玩法:“我先摆上几张,对方用手拍地,拍翻过来卡就是他的了。”

  在几个孩子中,他的烟卡数量最多,“我有31张,有我爸抽完给我的,有捡的,有从别人手里赢来的。”“以前还有更好的,被别人赢走了。”“看见别人有贵的卡就想赢过来。”

  另一位同学说:“我爸不抽烟,捡过几个,捡不到好的就买了点,还有用东西跟同学换的。”记者随即询问家长是否支持他买烟卡,他说:“支持呀,又不贵。我妈说玩这个比玩手机好。”

  太原一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近期发现学生间交易烟卡的行为常有发生,“用钱买,拿东西换,替写作业抵,还有因为这闹矛盾打架的。”

  记者调查发现,烟卡一物,其实多年前已有雏形,不少70后、80后儿时都曾玩过类似的游戏。近段时间,这种“复古”的游戏突然爆火,继“盘串儿”“萝卜刀”之后,成为小学生甚至部分初、高中生的新宠。孩子们不仅比谁的烟卡多,更在意谁的烟卡“好”。

  太原一位初一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无人抽烟,但因为玩烟卡,孩子对各种烟的价格、等级门儿清,而且不只国内香烟,还知道一些国外的香烟品牌。“谁的卡多、档次高、价格贵就更‘牛’,小孩们用压岁钱、零花钱买一堆烟,把烟扔了,留下盒子叠烟卡。还有买现成烟卡的,商店、网上都能买上。”

  网络购物平台上更可找到大量货源,页面上还多标有“保真”“小朋友都喜欢”“让孩子远离手机”“来来来比谁多”“让孩子有面子”之类的宣传语,一些店家主推“稀有卡”“卡”,累计销量几千上万的网络店铺不在少数。商品评论中,“几元钱买到孩子心坎里”“孩子玩得很开心”“烟卡是真的,还送了好几个”之类,好评如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二十条规定,烟草制品商标标识必须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非指定的企业不得印制烟草制品商标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四)项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烟卡是不允许向未成年人进行销售的;擅自印刷销售带有商标的烟盒,还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了找烟卡到处翻垃圾桶,小孩们见了面就是聊烟卡,比谁认识的牌子多,谁的烟卡烟更贵,不是好现象。”

  但也有一部分家长表示,烟卡游戏只是“一阵风”,孩子们玩玩就腻了,不必太在意。有的家长则认为,玩烟卡能让孩子暂时摆脱电子产品,还能锻炼社交能力。

  随着社会对烟卡讨论的日益激烈,山西太原、运城、临汾、阳泉等多地学校表明立场,对让学生过度沉迷的烟卡说“不”。

  太原市享堂西街小学、运城市垣曲县七一小学、阳泉市朝阳小学校等纷纷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言明烟卡游戏背后潜藏的危害,呼吁家校联手引导教管,严防学生沉迷烟卡。临汾市乡宁县教育科技局也于近日发布了《关于防止沉迷“烟卡”游戏的重要提示函》。

  从事一线年的太原市晋源区一电学校校长李雁鸿说:“卡的前面是‘烟’字,烟本身就是种让人上瘾的东西。而且近段时间校园内外发生的一些案例已经证明,小小烟卡,很可能成为亲子矛盾、师生矛盾、同学矛盾的导火索,甚至因为过度攀比,为了得到更‘高级’的烟卡发生偷窃、、校园霸凌等更加严重、有犯罪倾向的不良行为。”

  李雁鸿说,从学校层面而言,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制定措施缺一不可。“我们近期利用班队会课和校园宣传栏等,大量讲有关香烟的知识,引导学生全面正确认识香烟,了解吸烟的危害;同时制定强制措施,发现烟卡即没收并扣分,杜绝烟卡进入校园。”

  “学生获得烟卡的渠道很多,这些渠道都需要更规范。同时,家长也应当温柔而坚定地亮明态度,不支持玩烟卡。”李雁鸿说。

  “烟卡这种游戏,一定程度上确实让现在的孩子回到了‘面对面’玩耍的场景,加强了他们在同龄人中的归属感。但还是要警惕其背后潜藏的风险,比如未成年人在游戏过程中形成的攀比心态。”

  太原市小店区政协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胡丽梅说:“为了得到更好的烟卡,想方设法也要弄到,这就容易导致撒谎、私拿父母的钱、偷同学的烟卡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一些没有烟卡的孩子会感觉不能融入、比不上别人,产生自卑及人际退缩行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人格与性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胡丽梅建议,应因势利导,寻找或设置替代游戏,满足孩子们“同伴游戏”的需求,逐渐远离烟卡。“避免强制或粗暴制止,这样只会让孩子更隐秘地玩耍,引发亲子矛盾。”

  烟卡游戏背后确实潜藏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不过,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主任郑玉飞认为,这只是一种“流行”,对于孩子正常的烟卡游戏,家长无需太过担忧。

  “人们对烟卡存在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本身代表了不同的经济价值,容易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但换个角度想,家长、学校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也可以尝试淡化它本身的经济价值,而从香烟名称、包装设计等角度着眼,放大烟盒上承载的文化和美学价值,调动孩子对烟盒背后的事实信息进行探索,转移孩子对烟盒这种事物的注意重心。”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郑玉飞还建议:“既然孩子们喜欢烟卡,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文化内涵注入到这种形式当中,比如设计制作‘金陵十二钗’‘西游记人物’等成套系的烟卡文创,趋利避害,让烟卡成为文化传播的有益载体。”

上一篇:匪夷所思真荒唐那一年叛逆少女曾组织人准备围
下一篇:涨知识!一包18元的卷烟有啥?5毛烟叶9元税

猜你喜欢

  • 烟卡“迷住”小学生:追

    烟卡“迷住”小学生:追

    8岁的小海将父亲刚抽完的和天下空烟盒拿到手,熟练地将纸盖撕下来,再规整地将其折成长方形,并放入已装有厚厚一叠烟卡的盒子里保管起来,这是张稀有卡,一定得好好珍藏。 近
  • 烟草行业迎来变革持烟草

    烟草行业迎来变革持烟草

    越是临近重大传统节日的时候,部分商家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但是今年很多烟酒店老板都发现不对劲。 毕竟自己手中的烟草证也是好不容易办下来的,如今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出了
  • 中年失业如何摆摊摆脱焦

    中年失业如何摆摊摆脱焦

    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失业、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年轻人还好,大不了换份工作,可是一旦超过35岁,人到中年,在就业市场早就没有竞争力了,万一被优化,该怎么面对呢? 我有个武
  • 宝山警方深挖囤烟加价线

    宝山警方深挖囤烟加价线

    5月3日,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公安分局罗泾派出所在查处一起杂货店招募黑骑手送货、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的案件时,当场查获大量无法提供进货凭证的香烟。店主陈某交代
广告招租微信:abc0625999